![]() 附表面構件之顯示器及牛頓環圈防止用薄片
专利摘要:
本發明係提供一種可以同時滿足牛頓環圈防止性及閃爍防止性之兩特性之技術。在顯示器1上,打開間隔而配置表面構件,前述之表面構件係在對向於顯示器1之面,具備含有粒子和黏合劑樹脂之凹凸層21。附表面構件之顯示器4係粒子具有其深寬度比為1.2以上、2.0以下之異方性,沿著長軸方向交差於凹凸層21之厚度方向之方向,使得粒子存在於凹凸層21內。 公开号:TW201323209A 申请号:TW101144887 申请日:2012-11-30 公开日:2013-06-16 发明作者:Jingchun Jin;Ryohei Hayakawa;Kazuhiro Nozawa;Yoshio Okamoto;Masuo Koyama 申请人:Kimoto Kk; IPC主号:G09F9-00
专利说明:
附表面構件之顯示器及牛頓環圈防止用薄片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表面構件配置於顯示器上之附表面構件之顯示器以及使用於該顯示器之牛頓環圈防止用薄片。 【背景技術】 已經知道:在畫像顯示裝置(電漿顯示裝置或液晶顯示裝置等)之前面,打開間隔,並且,以凹凸層呈對向之狀態,來配置在透明薄膜上而形成由硬化皮膜來組成之凹凸層之干涉條紋消除(牛頓環圈防止)用薄片而貼合於丙烯板等來得到之板狀物品(表面構件)之技術(空氣間隙形式)(專利文獻1)。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平10-282312號公報 【發明之概要】 專利文獻1之技術係在凹凸層中,形成複數個之粒子成為中心而形成之凸部。結果,即使是表面構件之一部分呈彎曲,也藉由複數個之形成之凸部而保持凹凸層和畫像顯示裝置之間隔在一定以上,藉此而防止牛頓環圈。 但是,在專利文獻1之技術之凹凸層,即發生由於前述凸部之透鏡作用而擴大˙強化RGB發光點之稱為閃爍,因此辨識性係變得不充分。 在本發明之某一側面,提供一種可以同時滿足牛頓環圈防止性及閃爍防止性之兩特性之技術。 本發明之附表面構件之顯示器,係在顯示器上,打開間隔而配置表面構件所組成,該表面構件係在對向於前述顯示器之面,具備含有粒子和黏合劑樹脂之凹凸層。本發明之牛頓環圈防止用薄片係具備含有粒子和黏合劑樹脂之凹凸層。 接著,其特徵為,兩發明之前述粒子係具有其深寬度比為1.2以上、2.0以下之異方性,沿著長軸方向與前述凹凸層之厚度方向交叉之方向,使得前述之粒子存在於前述之凹凸層內。 本發明係包含以下之形態。 本發明之附表面構件之顯示器及牛頓環圈防止用薄片,係可以使用在其表面包含曲面部分且該曲面部分為橢圓形狀之粒子。 本發明之附表面構件之顯示器及牛頓環圈防止用薄片,係可以使得在凹凸層中之粒子含有量,相對於黏合劑樹脂100重量份而成為0.5重量份以上、5.0重量份以下。 本發明之附表面構件之顯示器及牛頓環圈防止用薄片,係可以使用平均粒徑為0.5μm以上、8.0μm以下之粒子。 本發明之附表面構件之顯示器及牛頓環圈防止用薄片,係可以使用厚度為0.1μm以上、3.0μm以下且成為含有之粒子之平均粒徑之0.2倍以上、0.8倍以下之凹凸層。 此外,所謂「平均粒徑」係將藉由庫爾特計數器(Coulter counter)法而測定之粒子體積,來換算成為球而算出。 本發明之附表面構件之顯示器及牛頓環圈防止用薄片,係可以使用黏合劑樹脂部分和粒子部分之折射率之差異為0.2以內之凹凸層。 本發明之附表面構件之顯示器係可以使用觸控面板或保護板,來作為表面構件。 本發明之牛頓環圈防止用薄片,係可以該薄片係以在於與前述顯示器對向之面配置凹凸層之方向來使用,其中,與前述顯示器對向之面係於顯示器上打開間隔而配置之表面構件之面。 本發明之附表面構件之顯示器,係在顯示器上,打開間隔而配置表面構件來構成,在對向於表面構件之顯示器之面,具備含有特殊形狀之粒子和黏合劑樹脂之凹凸層。因此,即使是表面構件之一部分呈彎曲,也保持凹凸層和顯示器之間隔在一定以上,藉此而防止牛頓環圈。除了這個以外,還含有特殊形狀之粒子而構成凹凸層,因此,可以使得在通過以粒子作為中心之凸部之時之折射光之角度分布,變得狹窄。結果,也有助於因為折射光之角度分布來變得寬廣而產生之畫素之散亂、也就是閃爍發生之防止。 也就是說,本發明之附表面構件之顯示器係可以同時滿足牛頓環圈防止性及閃爍防止性。 本發明之牛頓環圈防止用薄片係具備含有特殊粒子和黏合劑樹脂之凹凸層。因此,可以在本發明之牛頓環圈防止用薄片來使用於顯示器上而打開間隔來配置之表面構件之對向於顯示器之面而配置凹凸層之方向之狀態下,即使是表面構件之一部分呈彎曲,也可以達到前述之相同效果。也就是說,本發明之牛頓環圈防止用薄片係也相同於前述之附表面構件之顯示器,可以同時滿足牛頓環圈防止性及閃爍防止性。【發明之實施形態】 正如圖一及圖二所示,本例子之附表面構件之顯示器4、4a係藉由在顯示器1上,打開間隔,配置表面構件而構成。作為顯示器1係列舉例如液晶顯示裝置、CRT顯示裝置、電漿顯示裝置、EL顯示裝置等。 本例子之表面構件係在其構造,並無特別限定。例如圖一所示,可以是具有直接地形成在構件本體2表面之凹凸層21之層積構造。此外,例如圖二所示,也可以是透過接著層33而使得在透明基材32之上具有凹凸層31之牛頓環圈防止用薄片3之透明基材32之側來貼合於構件本體2表面之貼合構造。也就是說,在本例子,作為表面構件係例舉構件本體2和凹凸層21之層積體(圖一)、以及構件本體2、接著層33和牛頓環圈防止用薄片3之貼合體(圖二)。在以下,在所謂「表面構件」之狀態下,表示這些層積體及貼合體之任何一種。 作為透明基材32係列舉聚乙烯對苯二甲酸酯、聚丁烯對苯二甲酸酯、聚乙烯萘二甲酸酯、聚碳酸酯、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三乙醯基纖維素、丙烯等。即使是在這些當中,也由於機械強度或尺寸安定性呈良好之方面,因此,最好是進行延伸加工、特別是二軸延伸加工之聚乙烯對苯二甲酸酯薄膜。此外,也可以使用藉由在透明基材32之表面來施行電暈放電處理或者是設置易接合層而提高和凹凸層31之間之接合性。透明基材32之厚度一般係為25~500μm,最好是50~200μm。 為了在顯示器1上,打開間隔而配置本例子之表面構件,因此,例如可以在表面構件之凹凸層21、31側之周圍,以介在雙面膠帶或接著劑之狀態,來對向於顯示器1而進行固定。表面構件和顯示器1之間隔係也根據顯示器1之大小或者是構成表面構件之構件本體2之種類,但是,通常為50μm~5mm程度。 作為本例子之構件本體2係列舉保護板或觸控面板等。即使是在構件本體2之中,也具有可撓性,在藉由指頭而進行碰觸之際等,構件本體2和顯示器1之間之間隔呈部分地變得狹窄,容易發生由於挾持於其間之空氣薄層而造成之光之干涉條紋(牛頓環圈)。因此,本發明係特別是對於具有可撓性之形式之構件本體2而發揮顯著之效果。 作為一例之保護板係可以藉由例如丙烯樹脂板而代表之透明樹脂板等來構成。保護板之厚度係通常為0.1~2.0mm程度。 作為一例之觸控面板之方式係並無特別限定,可以藉由例如電阻膜式觸控面板、靜電電容式觸控面板等而構成。這些觸控面板係由於輕量化之要求而由玻璃基板,來轉移至塑膠基板。因此,近年來之觸控面板係屬於可撓性形式之構件。因此,在操作時容易彎曲,在該觸控面板使用於構件本體2之狀態下,在和顯示器1之間,容易產生牛頓環圈。由於以上,因此,使用觸控面板,來作為構件本體2,在成為其下部之顯示器1之顯示面側,層積圖一所示之凹凸層21,或者是正如圖二所示,透過接著層33而呈向下地(凹凸層31對向於顯示器1之顯示面側之方向)配置牛頓環圈防止用薄片3,在操作觸控面板時,極為有效在會發生於牛頓環圈之防止。 作為一例之電阻膜式觸控面板係具有例如在透明基板之一面具有透明導電層之上部電極,以及在透明基板之另一面具有透明導電層之下部電極,這些上部電極和下部電極之兩透明導電層間呈對向,並且,在其間,介在間隔部而構成。在本例子,可以對於此種電阻膜式觸控面板,使得凹凸層21直接地形成於下部電極之透明基板。或者是也可以使得牛頓環圈防止用薄片3之透明基材32側,貼合於下部電極之透明基板而形成。 作為一例之靜電電容式觸控面板係具備例如形成於第1次元之透明電阻體之複數個之感測器追蹤跡、形成於第2次元之透明電阻體之複數個之感測器追蹤跡,以及形成於其間之透明絕緣材料,來作為基本構造。此外,最好是在兩透明電阻體中,在至少任何一個之透明電阻體上,具有絕緣體層。在本例子,可以對於此種靜電電容式觸控面板,使得凹凸層21直接地形成在某一邊之次元之透明電阻體上。或者是可以使得凹凸層21直接地形成在某一邊之次元之透明電阻體上之絕緣體層上。或者是也可以使得牛頓環圈防止用薄片3之透明基材32側,貼合於某一邊之次元之透明電阻體上或絕緣體層上而形成。 本發明之凹凸層21、31係含有特殊形狀之粒子和黏合劑樹脂。 粒子係包含於凹凸層21、31,如果其粒子之深寬度比為1.2以上且具有2.0以下、最好是1.8以下之異方性的話,則並無特別限制。列舉例如橄欖球狀、蘑菇(香菇)狀、扁平狀、橢圓狀、旋轉橢圓體狀等。在使用於本例子之粒子,不僅是一次粒子,也包含數個粒子之凝集體(二次粒子)。因此,前述深寬度比之範圍係以一次粒子或二次粒子,來作為基礎。 作為適合於特殊形狀粒子之市面販賣品係存在例如商品名稱「Tech-polymer」(積水化成品工業公司)等。 此外,所謂「異方性」係所謂並非等方性,而是粒子呈物理地具有方向性之意義,也就是說,表示在本例子使用之粒子成為前述規定範圍之深寬度比。所謂「深寬度比」係表示外接長方形(在藉由長方形而包圍粒子圖形時之最小長方形)之長度和幅寬之比值,該值係可以藉由例如粒度分布畫像解析裝置等而進行測定。 在本例子,藉由含有特殊形狀之粒子,構成凹凸層21、31,而在顯示器1上,打開間隔,配置包含該凹凸層21、31之本例子之表面構件,然後,碰觸到表面構件。結果,即使是構成表面構件之構件本體2和顯示器1之間隔,變得狹窄,也可以同時滿足牛頓環圈之發生防止及閃爍之發生防止。 像這樣,在凹凸層21、31之中含有特殊形狀粒子之狀態下,可以防止牛頓環圈和閃爍之兩現象之發生,認為其理由係正如以下。 由顯示器1而發生之光係通常折射於通過以粒子作為中心之凸部之際。在此,在利用接近於深寬度比未滿1.2之球形之粒子(相當於本發明之比較例)之狀態下,正如圖三(a)所示,折射於凸部之光分布角度係變得寬廣。另一方面,在利用深寬度比為1.2以上之粒子(相當於本發明之實施例)之狀態下,正如圖三(b)所示,折射於凸部之光分布角度係變得狹窄。該差異係影響起因於深寬度比之凸部傾斜之不同。認為「閃爍」係由於光折射於凸部而產生之畫素呈散亂之現象,但是,在深寬度比為1.2以上之狀態下,為了使折射光之角度分布變得狹窄,因此,能夠減少畫素之散亂(可以不容易產生閃爍)。 另一方面,牛頓環圈防止性係藉由以粒子來形成凸部,保持和對向之面之間之間隔而得到之效果。因此,深寬度比為1.2以上之粒子係也具有適當之效果。但是,在深寬度比超過2.0之狀態下,無法藉由粒子之方向而充分地保持和對向之面之間之間隔,牛頓環圈防止性係變得不充分。因此,在本例子,深寬度比之上限係成為2.0。此外,由得到比較充分之牛頓環圈防止性之觀點來看的話,則最好是深寬度比之上限成為1.8。 使用於本例子之粒子係也可以使用藉由無機系(無機粒子)、有機系(樹脂粒子)之任何一種材質而構成者。特別是由和黏合劑樹脂之間之折射率差容易變小,且可以藉此而容易防止塗膜(凹凸層21、31)之發白或閃爍之方面來看的話,則最好是樹脂粒子。作為無機粒子係列舉二氧化矽、氧化鋁、滑石、黏土、碳酸鈣、碳酸鎂、硫酸鋇、氫氧化鋁、二氧化鈦、氧化鋯等。作為樹脂粒子係列舉丙烯系樹脂粒子、矽酮系樹脂粒子、耐綸系樹脂粒子、苯乙烯系樹脂粒子、聚乙烯系樹脂粒子、苯并鳥糞胺系樹脂粒子、胺基甲酸乙酯系樹脂粒子等。 使用於本例子之粒子係平均粒徑最佳為0.5μm以上、更加理想是0.8μm以上、甚至最好是1.5μm以上、特別最佳為2.0μm以上、最加理想是2.5μm以上。藉由使用成為特殊形狀(前述深寬度比之範圍)且平均粒徑為0.5μm以上之粒子,而在凹凸層21、31,容易發現牛頓環圈之防止作用。平均粒徑係最佳為8.0μm以下、更加理想是5.0μm以下、甚至最好是4.0μm以下、特別最佳為3.0μm以下、最加理想是2.7μm以下。藉由使用成為特殊形狀且平均粒徑為8.0μm以下之粒子,而在凹凸層21、31,容易發現閃爍之防止作用。此外,所謂「平均粒徑」係將藉由庫爾特計數器(Coulter counter)法而測定之粒子體積,來換算成為球而算出。因此,使用於本例子之特殊形狀粒子係長徑側之值,大於平均粒徑之值,短徑側小於平均粒徑。 使用於本例子之粒子係最好是在其表面,包含曲面部分,該曲面部分成為橢圓形狀。可以藉由在粒子之表面,包含曲面部分,而容易防止對於對向在凹凸層21、31之構件本體2之傷害。此外,在曲面部分成為橢圓形狀之時,可以比起曲面部分成為真圓形狀之狀態,還使得折射於凸部之光角度分布,變得狹窄,不容易產生閃爍。 此外,所謂「在粒子之表面來包含曲面部分」係表示粒子表面之至少一部分,可以是曲面。即使是在粒子表面,具有平坦部分,也可以另外具有曲面部分。 使用於本例子之粒子含有量係相對於黏合劑樹脂100重量份而最佳為0.5重量份以上、更加理想是1.0重量份以上,最佳為5.0重量份以下、更加理想是4.0重量份以下、甚至最好是3.0重量份以下、特別最好是2.5重量份以下。可以藉由凹凸層21、31中之含有量,成為5.0重量份以下,而容易使得閃爍防止性及透明性,變得良好,可以藉由含有量,成為0.5重量份以上,而容易防止牛頓環圈之發生。 作為黏合劑樹脂係列舉聚酯系樹脂、丙烯系樹脂、丙烯胺基甲酸乙酯系樹脂、聚酯丙烯酸酯系樹脂、聚胺基甲酸乙酯丙烯酸酯系樹脂、環氧丙烯酸酯系樹脂、胺基甲酸乙酯系樹脂、環氧系樹脂、聚碳酸酯系樹脂、纖維素系樹脂、縮醛系樹脂、乙烯系樹脂、聚乙烯系樹脂、聚苯乙烯系樹脂、聚丙烯系樹脂、聚醯胺系樹脂、聚醯亞胺系樹脂、三聚氰胺系樹脂、苯酚系樹脂、矽酮系樹脂、氟系樹脂等之熱塑性樹脂、熱硬化性樹脂、電離放射線硬化性樹脂等。即使是在這些當中,也最好是表面硬度良好之電離放射線硬化性樹脂。 可以在本例子之凹凸層21、31,還練合矯平劑、紫外線吸收劑、氧化防止劑等之添加劑。 為了形成本例子之凹凸層21、31,因此,例如藉由溶解黏合劑樹脂,在將練合適當成分之塗佈液來塗佈於構件本體2或透明基材32之表面後,以乾燥等,來除去溶媒,對於樹脂進行膜面化而進行。在此時,前述之特殊形狀粒子係可以分散於樹脂之塗佈液而進行塗佈。或者是可以準備不同於黏合劑樹脂塗佈液之不同樹脂之塗佈液,將該塗佈液來塗佈於構件本體2或透明基材32之表面。作為使用於塗佈液之溶媒係可以是能夠使用作為塗佈用之塗佈液者,可以使用任意者。 作為凹凸層21、31之塗佈方法係可以使用為了藉由塗佈液而塗佈構件本體2或透明基材32之表面之任意方法,列舉例如使用桿條塗佈器、模塗佈器、刮板塗佈器、旋轉塗佈器、壓輥塗佈器、照相凹版印刷塗佈器、流動塗佈器、噴射器、網版印刷等之方法。 在本例子,最好是使用包含選擇之黏合劑樹脂和粒子之1種以上之塗佈液而使得在凹凸層21、31中之黏合劑樹脂部分和粒子部分之折射率差,成為0.2以內,對於凹凸層21、31,進行塗膜化。 在像這樣之塗佈液來塗佈於構件本體2或透明基材32而進行乾燥後之所形成之凹凸層21、31或者是在塗佈˙乾燥塗佈液之後而照射電離放射線後之所形成之凹凸層21、31,在黏合劑樹脂部分和粒子部分之折射率差成為0.2以內之狀態下,藉由本發明人而確認可以容易防止塗膜之發白或閃爍之兩種意外之方面。 此外,在黏合劑樹脂來使用電離放射線硬化型樹脂之狀態下,作為硬化其樹脂之方法係可以使用任意之方法。即使是在其中,也最好是照射紫外線而硬化,來進行塗膜化,在該狀態下,可以利用高壓水銀燈、低壓水銀燈、超高壓水銀燈、金屬鹵化物燈、碳電弧、氙電弧等之光源。 在藉由以上之方法而形成之凹凸層21、31之內部,使用於本例子之粒子係最好是沿著其長軸方向交叉(直交)於凹凸層21、31厚度方向之方向而進行配置。因為使用於本例子之粒子形狀之特殊性,所以,在企圖將塗佈液予以塗佈一段時間之後,自行藉由力學而成為安定狀態,沿著其長軸方向交差於凹凸層21、31厚度方向之方向而殘留於構件本體2或透明基材32之表面。可以藉由在凹凸層21、31內,像這樣配置粒子,而防止牛頓環圈之發生,同時,正如圖三(b)所示,折射於凸部之光角度分布係變得狹窄,結果,可以抑制畫素之散亂,有助於閃爍之防止。也就是說,可以同時防止牛頓環圈和閃爍之兩種現象之發生。 凹凸層21、31之厚度(除了粒子而僅由黏合劑樹脂來組成之部分之厚度)係最佳為0.1μm以上、更加理想是0.5μm以上、甚至最好是0.8μm以上、特別最佳為1.0μm以上,最好是3.0μm以下、更加理想是2.5μm以下、甚至最好是2.2μm以下、特別最佳為1.8μm以下。特別是由防止牛頓環圈之發生之觀點來看的話,則以前述粒子之平均粒徑,作為基準而最好是其平均粒徑之0.8倍以下,更加理想是0.6倍以下,甚至最好是0.5倍以下。此外,在由能夠容易防止來自凹凸層21、31之粒子脫落之方面來看的話,則適合設計凹凸層21、31之厚度,最好是成為前述粒子之平均粒徑之0.2倍以上、更加理想是0.3倍以上、甚至最好是超過0.4倍(0.4倍以上)之狀態。 正如以上之說明,如果藉由本例子的話,則附表面構件之顯示器4、4a係在顯示器1上,打開間隔而配置表面構件(構件本體2+凹凸層21或者是構件本體2+接著層33+牛頓環圈防止用薄片3)來構成,附表面構件之顯示器4、4a係在對向於表面構件之顯示器1之面,具有本例子之凹凸層21、31。因此,即使是表面構件之一部分呈彎曲,也保持凹凸層21、31和顯示器1之間隔在一定以上,藉此而防止牛頓環圈。除了這個以外,還含有特殊形狀之粒子而構成凹凸層21、31,因此,可以使得在通過以粒子作為中心之凸部之時之折射光之角度分布,變得狹窄。結果,也有助於因為折射光之角度分布來變得寬廣而產生之畫素之散亂(閃爍)發生之防止。也就是說,本例子之附表面構件之顯示器4、4a係可以同時滿足牛頓環圈防止性及閃爍防止性。 【實施例】 在以下,列舉更加具體化之實施例而更加詳細地說明本發明之實施形態。此外,在本實施例,「份」、「%」係只是無特別顯示之重量基準。 [實施例1] 在厚度125μm之透明聚酯薄膜(Cosmoshine A4350:東洋紡織公司)之某一邊之面,塗佈下列處方之塗佈液a,進行乾燥˙紫外線照射,形成厚度1.2μm之凹凸層,得到本例子之牛頓環圈防止用薄片。此外,練合於本例子之塗佈液之電離放射線硬化型樹脂和粒子之折射率差係0.2以內。 <塗佈液a> .電離放射線硬化型樹脂(固態成分80%) 42重量份 (Unidic 17-813:DIC公司) .光聚合起始劑 1.34重量份 (Irgacure651:日本Ciba公司) .丙烯樹脂粒子 0.67重量份 (Tech-polymer 67BT:積水化成品工業公司、橄欖球狀) (平均粒徑:2.64μm、折射率:1.49、深寬度比:1.2~1.8) (橢圓狀之曲面部) .稀釋溶劑 245重量份 [實施例2] 除了塗佈液a之丙烯樹脂粒子來變更成為下列以外,其餘係相同於實施例1而得到本例子之牛頓環圈防止用薄片。此外,練合於本例子之塗佈液之電離放射線硬化型樹脂和粒子之折射率差係0.2以內。 .丙烯樹脂粒子 (Tech-polymer 69BT:積水化成品工業公司、蘑菇狀) (平均粒徑:2.53μm、折射率:1.49、深寬度比:大約1.2~1.6) (蘑菇之傘部分係橢圓狀之曲面部) [實施例3] 除了塗佈液a之丙烯樹脂粒子來變更成為下列以外,其餘係相同於實施例1而得到本例子之牛頓環圈防止用薄片。此外,練合於本例子之塗佈液之電離放射線硬化型樹脂和粒子之折射率差係0.2以內。 .丙烯樹脂粒子 (Tech-polymer 68BT:積水化成品工業公司、半球狀) (平均粒徑:2.67μm、折射率:1.49、深寬度比:2.0) (真圓狀之曲面部) [實施例4] 除了塗佈液a之丙烯樹脂粒子來變更成為下列以外,其餘係相同於實施例1而得到本例子之牛頓環圈防止用薄片。此外,練合於本例子之塗佈液之電離放射線硬化型樹脂和粒子之折射率差係超過0.2。 .無機粒子(二氧化矽) (橄欖球狀) (平均粒徑:2.65μm、折射率:1.46、深寬度比:大約1.4~1.8) (設計成為橢圓狀之曲面部) [比較例1] 除了塗佈液a之丙烯樹脂粒子來變更成為下列以外,其餘係相同於實施例1而得到本例子之牛頓環圈防止用薄片。 .丙烯樹脂粒子 (MX-300:綜研化學工業公司、真球狀) (平均粒徑:3.0μm、折射率:1.49、深寬度比:1.0) [比較例2] 除了塗佈液a之丙烯樹脂粒子來變更成為下列以外,其餘係相同於實施例1而得到本例子之牛頓環圈防止用薄片。 .丙烯-矽酮混合樹脂粒子 (Silcurusta MK03:日興rica公司、金平糖狀) (平均粒徑:3.0μm、深寬度比:1.0) [比較例3] 除了塗佈液a之丙烯樹脂粒子來變更成為下列以外,其餘係相同於實施例1而得到本例子之牛頓環圈防止用薄片。 .丙烯樹脂粒子 (橄欖球狀) (平均粒徑:2.14μm、折射率:1.49、深寬度比:3.0) (設計成為橢圓狀之曲面部) [附表面構件之顯示器之製作] 將藉由各例子而得到之牛頓環圈防止用薄片,透過市面販賣之接著劑(OCA:Optical Clear Adhesive(光學膠))而分別貼合於靜電電容式觸控面板之背面。接著,在液晶顯示器上,以介在0.3mm間隙之狀態,來設置靜電電容式觸控面板而使得凹凸層呈對向,得到各例子之附表面構件之顯示器。 [評價] 就藉由各例子來得到之附表面構件之顯示器或牛頓環圈防止用薄片而言,進行以下之評價。將結果顯示於表1。 1.牛頓環圈 藉由目視而觀察在以指頭呈輕微地碰觸附表面構件之顯示器之觸控面板表面時之牛頓環圈之發生狀態。結果,並無看見牛頓環圈者而成為「○」,看見牛頓環圈者而成為「×」。 2.閃爍 使得附表面構件之顯示器之液晶顯示畫面,成為全面綠色顯示,藉由目視而觀察閃爍之發生狀態。結果,並無看見閃爍者而成為「○」,僅看見些微之閃爍者而成為「△」,激烈地看見閃爍者而成為「×」。 實施例1~4係在凹凸層,含有深寬度比為本發明範圍內之粒子,因此,可以具有牛頓環圈防止性並且充分地抑制閃爍。特別是實施例1、2係包含於凹凸層之粒子,在表面,包含曲面部分,該部分為橢圓形狀,因此,特別良好於閃爍之抑制。此外,判斷:實施例4係使用深寬度比為本發明之範圍內且在表面包含曲面部分而該部分設計成為橢圓形狀之粒子,但是,粒子之材質為無機系(二氧化矽),因此,和樹脂之折射率差係超過0.2,可以確認僅發生些微之閃爍,在實用上,無阻礙發生。 此外,在使用電子顯微鏡(SEM)而觀察凹凸層內之粒子存在狀態之時,可以確認:實施例1~4係以沿著粒子之長軸方向直交於凹凸層厚度方向之方向(也就是平行於薄膜面之方向)之配置,使得粒子存在於凹凸層內。 另一方面,比較例1、2係凹凸層中之粒子之深寬度比為1.0(未滿本發明範圍之下限值),因此,無法具有牛頓環圈防止性,無法抑制閃爍。比較例3係凹凸層中之粒子之深寬度比為3.0(超過本發明範圍之上限值),因此,可以抑制閃爍,但是,無法發揮牛頓環圈防止性。 [實施例5] 除了塗佈液a之丙烯樹脂粒子之含有量(相對於電離放射線硬化型樹脂之固態成分100重量份之重量換算之含有量)變更成為5.5重量份以外,其餘係相同於實施例1而得到本例子之牛頓環圈防止用薄片。此外,相同於前面之敘述,製作附表面構件之顯示器。接著,進行前述之評價。結果,故判斷本例子係使用深寬度比為本發明之範圍內且在表面包含曲面部分而該部分設計成為橢圓形狀之粒子,但是,有粒子之含有量呈過度多之傾向發生,因此,透明性係僅些微惡化,並且,可以確認僅產生些微之火化,但是,在實用上,並無阻礙發生。 [實施例6] 除了塗佈液a之丙烯樹脂粒子之含有量(相對於電離放射線硬化型樹脂之固態成分100重量份之重量換算之含有量)變更成為0.4重量份以外,其餘係相同於實施例1而得到本例子之牛頓環圈防止用薄片。此外,相同於前面之敘述,製作附表面構件之顯示器。接著,進行前述之評價。結果,本例子係使用深寬度比為本發明之範圍內且在表面包含曲面部分而該部分設計成為橢圓形狀之粒子,但是,有粒子之含有量變少之傾向發生,因此,可以抑制閃爍,但是,可以確認僅產生些微之牛頓環圈。但是,判斷在該程度之發生時,並無阻礙發生。 [實施例7] 除了作為練合於塗佈液a之丙烯樹脂粒子係準備平均粒子為0.3μm且折射率為1.49者(但是,深寬度比為1.2~2.0之範圍內),使用這個以外,其餘係相同於實施例1而得到本例子之牛頓環圈防止用薄片。此外,相同於前面之敘述,製作附表面構件之顯示器。接著,進行前述之評價。結果,本例子係深寬度比為本發明之範圍內,但是,有粒子之粒徑變少之傾向發生,因此,可以抑制閃爍,但是,可以確認僅產生些微之牛頓環圈。但是,判斷在該程度之發生時,並無阻礙發生。 [實施例8] 除了作為練合於塗佈液a之丙烯樹脂粒子係準備平均粒子為8.5μm且折射率為1.49者(但是,深寬度比為1.2~2.0之範圍內),使用這個以外,其餘係相同於實施例1而得到本例子之牛頓環圈防止用薄片。此外,相同於前面之敘述,製作附表面構件之顯示器。接著,進行前述之評價。結果,本例子係深寬度比為本發明之範圍內,但是,有粒子之粒徑變大之傾向發生,因此,可以抑制牛頓環圈之發生,但是,可以確認僅產生些微之閃爍。但是,判斷在該程度之發生時,並無阻礙發生。 1‧‧‧顯示器 2‧‧‧構件本體(表面構件) 3‧‧‧牛頓環圈防止用薄片 4‧‧‧附表面構件之顯示器 4a‧‧‧附表面構件之顯示器 21‧‧‧凹凸層(表面構件) 31‧‧‧凹凸層 32‧‧‧透明基材 33‧‧‧接著層 圖一 係顯示本發明之附表面構件之顯示器之一例之剖面圖。 圖二 係顯示本發明之附表面構件之顯示器之其他例之剖面圖。 圖三(a)及圖三(b) 係用以說明由於粒子之不同而造成之閃爍發生之程度之不同之圖。 1‧‧‧顯示器 2‧‧‧構件本體(表面構件) 4‧‧‧附表面構件之顯示器 21‧‧‧凹凸層(表面構件)
权利要求:
Claims (14) [1] 一種附表面構件之顯示器,係在顯示器上,打開間隔而配置表面構件之附表面構件之顯示器,其特徵為,前述之表面構件係在對向於前述顯示器之面,具備含有粒子和黏合劑樹脂之凹凸層,前述之粒子係具有其深寬度比為1.2以上、2.0以下之異方性,沿著長軸方向與前述凹凸層之厚度方向交叉之方向,使得前述之粒子存在於前述之凹凸層內。 [2]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附表面構件之顯示器,其中,粒子係在其表面,包含曲面部分,該曲面部分係橢圓形狀。 [3]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所述之附表面構件之顯示器,其中,在凹凸層中之粒子含有量係相對於黏合劑樹脂100重量份而成為0.5重量份以上、5.0重量份以下。 [4]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3項中任一項所述之附表面構件之顯示器,其中,粒子係其平均粒徑為0.5μm以上、8.0μm以下。 [5]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附表面構件之顯示器,其中,凹凸層係其厚度為0.1μm以上、3.0μm以下,並且,成為含有之粒子之平均粒徑之0.2倍以上、0.8倍以下。 [6]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5項中任一項所述之附表面構件之顯示器,其中,在凹凸層之黏合劑樹脂部分和粒子部分之折射率之差異係0.2以內。 [7]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6項中任一項所述之附表面構件之顯示器,其中,表面構件係觸控面板或保護板。 [8] 一種牛頓環圈防止用薄片,係具備含有粒子和黏合劑樹脂之凹凸層之牛頓環圈防止用薄片,其特徵為:前述之粒子係具有其深寬度比為1.2以上、2.0以下之異方性,沿著長軸方向與前述凹凸層之厚度方向交叉之方向,使得前述之粒子存在於前述之凹凸層內。 [9]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牛頓環圈防止用薄片,其中,粒子係在其表面,包含曲面部分,該曲面部分係橢圓形狀。 [10]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或第9項所述之牛頓環圈防止用薄片,其中,在凹凸層中之粒子含有量係相對於黏合劑樹脂100重量份而成為0.5重量份以上、5.0重量份以下。 [11]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至第10項中任一項所述之牛頓環圈防止用薄片,其中,粒子係其平均粒徑為0.5μm以上、8.0μm以下。 [12]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牛頓環圈防止用薄片,其中,凹凸層係其厚度為0.1μm以上、3.0μm以下,並且,成為含有之粒子之平均粒徑之0.2倍以上、0.8倍以下。 [13]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至第12項中任一項所述之牛頓環圈防止用薄片,其中,在凹凸層之黏合劑樹脂部分和粒子部分之折射率之差異係0.2以內。 [14]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至第13項中任一項所述之牛頓環圈防止用薄片,其中,該薄片係以在於與前述顯示器對向之面配置凹凸層之方向來使用,其中,與前述顯示器對向之面係於顯示器上打開間隔而配置之表面構件之面。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TWI725085B|2021-04-21|觸控面板筆用書寫片、觸控面板、觸控面板系統、顯示裝置及觸控面板筆用書寫片之揀選方法 JP6244182B2|2017-12-06|透明積層フィルム JP2013200332A|2013-10-03|表示素子前面用フィルムおよび表面部材付き表示素子 TW200745591A|2007-12-16|Hard-coated antiglare film, polarizing plate, image display,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hard-coated antiglare film KR20150106345A|2015-09-21|터치 패널, 표시 장치 및 광학 시트, 광학 시트의 선별 방법 및 광학 시트의 제조 방법 JP2014191806A|2014-10-06|タッチパネル用導電シートの製造方法、及びタッチパネル用導電シート JP6196164B2|2017-09-13|ペン入力デバイス TWI571651B|2017-02-21|Anti - glare film and display device TWI601638B|2017-10-11|Surface Mount Display and Newton Loop Preventing Sheet JP6013202B2|2016-10-25|触感改良フィル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0032739A|2010-02-12|レンズフィルム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光学表示用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 WO2016080201A1|2016-05-26|透明積層フィルム及びタッチパネルディスプレイ TWI617826B|2018-03-11|防眩性薄膜之製造方法、防眩性薄膜、塗覆液、偏光板及影像顯示裝置 TW201842434A|2018-12-01|觸控面板筆用書寫性構件之選擇方法、觸控面板系統、觸控面板筆用書寫性構件、觸控面板及顯示裝置 TWI753627B|2022-01-21|觸控面板筆用書寫片、觸控面板、觸控面板系統、顯示裝置及觸控面板筆用書寫片之揀選方法 JP2010176133A|2010-08-12|光学フィルム及びこれを備えた光学表示用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 JP6790524B2|2020-11-25|タッチパネルペン用筆記シート、タッチパネル、表示装置、及びタッチパネルペン用筆記シートの選別方法 JP6205224B2|2017-09-27|ベース基材シート及び静電容量式タッチパネル JP2015219412A|2015-12-07|アンチニュートンリングフィルム TW202042018A|2020-11-16|觸控面板筆用書寫片、觸控面板、觸控面板系統及顯示裝置,以及觸控面板筆用書寫片之揀選方法 JP6295038B2|2018-03-14|目隠し用シート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KR101949554B1|2019-02-18| CN103959361A|2014-07-30| TWI601638B|2017-10-11| WO2013084718A1|2013-06-13| KR20140099502A|2014-08-12| JPWO2013084718A1|2015-04-27| JP6087292B2|2017-03-01|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CN106569629A|2016-08-31|2017-04-19|黄石瑞视光电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抑制牛顿环产生的触摸屏贴合工艺|JPH10282312A|1997-04-10|1998-10-23|Nippon Kayaku Co Ltd|干渉縞解消シート| JP5046456B2|1999-09-20|2012-10-10|スリーエムイノベイティブプロパティズカンパニー|粒子含有層を少なくとも1つ有する光学フィルム| CN1918005B|2004-02-18|2010-12-08|木本股份有限公司|牛顿环防止膜以及使用该膜的触摸屏| JP4448350B2|2004-02-18|2010-04-07|株式会社きもと|ニュートンリング防止シート、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タッチパネル| JP4384524B2|2004-02-18|2009-12-16|株式会社きもと|ニュートンリング防止シート、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タッチパネル| JP4500159B2|2004-12-22|2010-07-14|日東電工株式会社|透明導電性積層体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タッチパネル| JP5011676B2|2005-08-12|2012-08-29|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表示装置を備える機器| WO2007032205A1|2005-09-12|2007-03-22|Nitto Denko Corporation|透明導電性フィルム、タッチパネル用電極板およびタッチパネル| JP4753764B2|2006-03-29|2011-08-24|株式会社きもと|タッチパネル| JP2008129509A|2006-11-24|2008-06-05|Sumitomo Osaka Cement Co Ltd|防眩部材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表示装置| JP2009080256A|2007-09-26|2009-04-16|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防眩フィルム| JP2009109683A|2007-10-30|2009-05-21|Tsujiden Co Ltd|アンチグレア、アンチニュートンフィルム| JP2009115882A|2007-11-02|2009-05-28|Toray Ind Inc|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用フィルター| WO2009075218A1|2007-12-12|2009-06-18|Kimoto Co., Ltd.|ニュートンリング防止シート、及びこれを用いたタッチパネル| JP2010078889A|2008-09-25|2010-04-08|Panasonic Electric Works Co Ltd|光学フィルム及び光学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JP5262609B2|2008-11-17|2013-08-14|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光学シートの製造方法| JP5427454B2|2009-03-30|2014-02-26|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光透過性基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光学フィルム、偏光板、並びに画像表示装置|JP2019211576A|2018-06-01|2019-12-12|株式会社ダイセル|ニュートンリング防止フィルム並びにその製造方法及び用途|
法律状态:
优先权:
[返回顶部]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JP2011266404||2011-12-06|| 相关专利
Sulfonates, polymers, resist compositions and patterning process
Washing machine
Washing machine
Device for fixture finishing and tension adjusting of membrane
Structure for Equipping Band in a Plane Cathode Ray Tube
Process for preparation of 7 alpha-carboxyl 9, 11-epoxy steroids and intermediates useful therein an
国家/地区
|